五彩石上绘忠诚

五彩石上绘忠诚 post thumbnail image

五彩石上绘忠诚

来源:《解放军生活》·中国军号出品 作者:刘建伟 黄超

月上树梢,西北的黄昏美得很纯粹。这天傍晚,在古老的额尔齐斯河畔, 武警兵团总队执勤第五支队某执勤中 队的“绘石”比赛正在举行。 “现在,让我们给远方亲人准备一 份特殊礼物……”在热烈的掌声中,指导员任开龙宣布“绘石”比赛开始。 “

这是我们的一项传统。”任开龙介 绍说。中队驻守额尔齐斯河畔,每年都 要组织官兵从额河边捡来石头,用油彩 在石头上作画写字,并将绘好的额河石 和写好的家信一道寄给远方的亲人。

四级警士长李国兵的额河石上,画 的是一位年轻士兵向一位转身离去的 老兵敬礼送别的画面。即使11年过去 了,他依然难以忘记,那名退役多年的 老兵对额河石的眷恋。

2010年,李国兵还是上等兵。中秋 节那天,他正在营门哨执勤,一位不速 之客从不远处走来。

“哨兵同志,我是你们中队以前的 老兵,想回来看看……”来人深邃的眼 眸中充满期待之意。听到消息并核准身份后,中队干部将他迎进去。这位辗转 4500余公里的老兵,终于回到了魂牵梦 萦的“家”。

老兵故地重游,参观了战士们的宿 舍,再一次深情凝望自己年轻时坚守过的哨楼,在曾经挥汗如雨的训练场上走 了一圈又一圈。那天下午,李国兵陪着老兵一起来到营区北侧的额尔齐斯河畔。 掬一捧清冽的河水,老兵静静闭上 眼,用鼻子小心地嗅着这无比怀念的味道,再一饮而尽。接着,他脱下鞋袜,蹚 水走进了齐膝深的河里,不一会儿就捧 着几块额河石回到岸边。

“您的腿上怎么这么多疤?”望着 老兵腿上密密麻麻的黑色疤痕,李国兵疑惑地问。

“都是额尔齐斯河刻进我身体里 的。”老兵打开了话匣子,向李国兵娓娓 讲述起他们那个年代的戍边故事——

“我们在这当兵的时候,北屯的老 百 就有‘十个蚊子一麻袋’的说法。” 老兵介绍说,额尔齐斯河两岸是世界上 四大蚊虫聚集地之一。夏天一到,早晚 时分,蚊虫就到处叮咬人和牲畜。它们 的个头和毒性都很大,常常是黑压压一 片,不仅叮得人受不了,就连有的牛羊 都会受不了痛痒而撞墙自杀。

“有一回, 我们建训练场,一名内地来的施工人员 被蚊虫叮咬后,宁愿不要工资,干了一 天就走了。” 老兵拍了拍李国兵的肩膀,露出淡 淡的笑容:“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磨炼 意志。这是我们为国戍边的见证,也是 向祖国最好的表白。”

老兵小心翼翼地把捞起的石头放 好,赤着脚靠近水边清洗起来。他一边 用手搓洗着石头表面,一边指着下游 100米处的河湾说,那年夏天,他们手拉手下河救回两名哈萨克族落水儿童,孩 子父母感激得流了泪;在河对岸的林子 里,他们帮哈萨克族牧民寻回过走丢的 小牛犊……

日影西斜,老兵依依不舍地离开额河,跟李国兵一起回中队参加中秋茶话 会。

“我能不能在石头上画上几笔?” 中队板报员、一名入伍前学习美术专业 的大学生士兵对老兵带回的额河石饶 有兴致,提议用画笔在石头上作画、写 祝福,老兵欣然同意。

板报组3名战士在老兵带回的额河 石上画了中国地图、鲜艳的五星红旗、 蜿蜒的额尔齐斯河、屹立的哨楼等图 案,并写上了中队官兵对老兵的祝福。 当他们把画好晾干的额河石塞进老兵 手里,再一一向他敬礼时,老兵感动得 泣不成声。

这是一种铭刻在血脉深处的眷恋。 老兵对军旅的深情,让官兵受到强烈感染,也让当时的中队干部眼前一亮。他们 决定,往后每年中秋、春节都举行“绘石” 比赛,将绘上战士们祝福的额河石,寄给 部分退伍老兵和战士们远方的家人。

万家团圆夜,将士思乡时。

“妈妈身体不好,我又不在家……” 比赛刚开始,坐在窗边的战士张毅还没 进入绘画状态。这是他从军的第一个年 头。望着窗外,思念着黄海之滨的母亲, 他把手里的圆石转了一圈又一圈。

“边关明月照山川,为保千家万户 圆。”眼见几名战士流露出思乡之情,中 队长肖北军给他们讲述中队官兵守护 驻地群众的故事——

那一年春寒料峭,阿勒泰地区突发 洪水。为了保护驻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 全,中队党员干部带头下水,官兵齐刷 刷跳进冰冷刺骨的水中,加固堤坝、挡 住了洪水肆虐。

那一年夏日炎炎,驻地一名维吾尔 族孕妇因车祸大出血。中队战士李朋得 知消息,第一时间赶到医院,为孕妇献 上了被称为“熊猫血”的RH阴性AB型 血。

那一年秋风萧瑟,中队附近一个木 材加工厂突发大火。时任指导员吴友良 带领官兵抄起灭火器具,第一时间冲进 火场,为受灾群众挽回经济损失。

那一年狂风暴雪,驻地遭受严重雪 灾。官兵积极投入清雪,疏通道路300多 公里,救护被围困的群众800余人,转移 牲畜5000余头……

一件件往事,让年轻的战士眼里有 了光。张毅拿起笔,在额河石上勾勒出 自己心里的画面。很快,一幅月光下手 握钢枪的哨兵执勤图便跃然石上。他还 在石头背面郑重写上“忠诚”二字。他要 将这块石头寄给在青岛的妈妈,告诉妈 妈自己为国戍边非常光荣,一定要干出 个好样子。

“笑笑,爸爸在月亮下面呢,你来和 爸爸一起摸月亮吧。”望着视频里妻子 王庆芬怀中咿呀学语、刚一岁多的女 儿,兴奋的上士王延顺有些激动。

这是王延顺第二次参加中队的“绘 石”比赛。他特意挑了一块轮廓较大的 额河石,在石头上画了自己的一家三 口。

入伍12年,因常年坚守在司务长岗 位上,王延顺没回家过一次中秋节、春 节。他知道越是节假日,新兵们就越思 念家人,作为中队的“大管家”,自己必 须坚守岗位,带领炊事班搞好伙食保 障,让战士们吃好不想家。

支队实行司务长轮换制,王延顺在 一个中队干满两年就要轮换到下一个 中队。他把房子买在了老家南阳市,爱 人王庆芬独自带着女儿在老家生活。结 婚3年来,坚强的妻子一直是一个人照 顾双方4位老人。

近年来,王延顺代表支队参加总队 后勤专业大比武,斩获团体奖项和个人 奖项双料冠军,两次荣立三等功,被总 队、支队评为“红管家”“好班长”。

每每 想到爱人的支持和付出,王延顺都心怀 感激。他前年绘石的主题是“相守”,去 年的主题是“感恩”。王延顺说,正因为 有了妻子的理解支持和默默付出,自己 才能安心为国戍边,“军功章里有她的 一半”。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望着战 友们精心绘就的一块块额河石,“小歌 星”戴俊峰抱着吉他,弹唱起自创的新 歌《情定额尔齐斯》:“可可托海给了你 翻涌的碧波/美丽月亮湾/是你迷人的酒 窝/远嫁的姑娘/总在北冰洋回望。”

歌声悠扬,像一条蓝色的飘带,奔 向战士们远方的家乡。

(《解放军生活》·中国军号出品)

标签:,

Relat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