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小森林”是什么味道?若是这3种味道,事就大了…
近日,有读者给小康留言,说了一些那方面的事情。
她说当时正和老公同房,气氛比较好的时候,老公捂着鼻子说,她下面有股臭味。
(图片来源:爱儿康原创)
这话一说出口,气氛瞬间就冷了下来,两人也都没什么兴趣了。
虽然老公后来跟她道歉了,但她心里还是蛮不舒服的,同时也十分无语:我下面每天都洗,内裤每次都用热水烫,咋还有味道?
关于下体的味道,那说法真的是五花八门,有的人说是酸奶味,有的人说是孜然味,还有人说是奶油蛋糕味,甚至还有说是海苔味?!
那么,重点来了,到底是什么味道呢?接下来,咱们就来讲讲这个问题~
01
正常来说,
下面是什么味道?
每位女性的“小森林”,或多或少都有气味。
一般来说是酸味的,因为女性的yin道内有大量的乳酸杆菌。人如其名,乳酸杆菌就是酸性的,所以正常情况下会有股酸酸的味。
大家可不要小瞧乳酸杆菌,它维护了yin道内菌群平衡,让各菌群和谐相处。一旦它出现问题,菌群平衡的局面就会被打破,各种炎症就该找上门了。
(图片来源:爱儿康原创)
除了酸味,还会有些腥味。月经期间,因经血的影响,血腥味会比较重一些。
在气温比较高、下体穿紧身裤、出汗,久坐后可能会发酵出臭味。
这里也提醒一下大家,日常尽量少穿紧身裤,特别是月经期间;避免久坐,经常走动走动;睡前用温水清洗。
此外,下体的气味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饮食、卫生等生活习惯发生变化。
所以大家感觉下体有气味时,也不用太紧张,多半都是正常的。当然了,也有一些气味是不正常的,例如下面这3种气味~
02
若是这3种气味,
事就大了…
多数气味都是正常的,若是以下3种气味,那大家可要多注意了:
恶臭味
恶臭味的味道还是蛮大的,不仔细闻也能闻出来。
当有恶臭味时,还要看一下白带的情况,若白带发黄或发绿、脓样,则可能是滴虫性阴道炎、慢性宫颈炎、子宫内膜炎等引起的。
若白带中有少量血丝的话,则可能是其他阴道炎症导致的。
鱼腥味
若在下体闻到鱼腥味的话,需要先考虑一下是否是细菌性阴道炎。
细菌性阴道炎与不注意清洁或过度清洁有关。除了鱼腥味,下体还会瘙痒、疼痛,有灼热感。在这种情况下同房的话,情况会进一步加重。
腥臭味
腥臭味的味道要比鱼腥味上一个台阶,变得更加难闻,有时候自己都能味到,这时可以考虑一下是否是滴虫阴道炎。
它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炎症,很容易被感染,例如使用公用卫生清洁用品、游泳池、毛巾、坐便器等。
(图片来源:爱儿康原创)
若怀疑是这种炎症的话,需尽快就医,因为阴道毛滴虫会“吃”米青子,导致不孕。
当女性下体出现以上3种异味后,很多人的反应就是买洗液、凝胶啥的开始治疗。那么,它们真的有用吗?
03
洗洗更健康?
答案让人吃惊…
讲真的,小康君懵懂无知时,也曾买过洗液,而且一买就是3瓶。买的时候,脑子里全是:女人就要对自己好一些!
那个洗液宣称是中草药提取的,效果非常好,能轻松赶走异味。
(图片来源:image.baidu.com)
小康君不知道能不能赶走异味,但难闻是真的难闻。用过之后清清凉凉的,感觉挺舒服的,就连用了一星期。
停用之后,小康君悲催地发现,情况越来越严重了。查阅了各种资料后,小康君知道了原因——菌群失衡。
简单的说就是,洗液不仅把坏细菌洗掉了,把保护yin道内的好细菌也给洗掉了。就像打仗一样,不仅把对手打死了,把自己人也一起给轰了。
目前,市面上的洗液可以分为妆字号、消字号、药准字号。
妆字号的洗液就跟沐浴露一样,没什么特别的治疗效果。
消字号的,像某炎洁,虽然抑菌、杀菌,但长时间用很容易导致菌群失衡。例如,某炎洁的PH值在5~6之间,但女性下体的PH值在3.8~4.4之间。长时间使用,还会影响PH值,得不偿失,不用也罢。
(图片来源:爱儿康原创)
药准字号的,安全系数高一些,是可以使用的,但是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擅自使用可能会加重病情。
总的来说就是妆字号和消字号的,不建议大家使用,药准字号的,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小康君嘚吧嘚
当下体出现腥臭味、鱼腥味、恶臭味后,不要擅自用药、洗液,而是尽早去医院检查清楚,针对性治疗。
平时多注意卫生,内裤换掉后及时清洗,同房后前后温水清洗~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大家不要忘记「分享」「点赞」和「在看」,给小康君加个鸡腿哦~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